本报综合报道“以前总为蜡像馆里栩栩如生的蜡像所赞叹,而今只需2小时,一个高还原微缩雕塑的‘自己’即可‘诞生’。”正在进行全身外形扫描的“80后”王楠笑言。
据了解,3D打印的原料不是传统的“墨”,而是能发生固化反应的材料,如树脂、塑料、陶瓷、金属、铸造用蜡等,不同的打印机厂商所提供的打印材质不同。
“书柜摆放‘迷你版’的‘我’,若干年后,回看自己当年的‘英姿’,那种感觉很‘穿越’。”网友“大笨熊”说。
图为1月3日,一男子“打印”出自己的头像模型。
冯晖说,作为一种新技术,3D打印的价格高于传统拍照。此外,儿童与宠物不适合使用3D打印技术来“照相”,因为在扫描图形与数据过程中,需保持静止状态。
3D打印技术自出现以来,已被广泛应用到玩具、医疗、模型制造等多个领域。据“照相体验馆”副总经理冯晖介绍,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得出数据及三维模型,顾客后期还可按自己的喜好对三维实体着色。
从绘画到相片,人类从未停止记录自己成长的历程。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运用3D模型记录生活成为现实。近日,中国内地首家3D“照相馆”亮相西安。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