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作为国家高端制造业,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扎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背景下,航空工业的发展机遇难得,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航空企业融入地方经济圈,地方企业融入航空产业链,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全力推进服研一体化建设,优化阎良航空产业基地的产业布局,强化资源配置保障和统筹管控,努力为军民机产业发展,为“新舟”700飞机研制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配套措施和保障条件,促进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在峰会的致辞上,他们这样说:
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
时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之际,本次高峰会聚焦大中型军民用飞机领域,并就国家航空产业发展与军民融合、适航规章解读、前沿航空技术、大飞机关键技术和产业应用前景等话题进行专题研讨和互动沟通。会议旨在通过共同研讨大中型军民用飞机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航空工业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大中型飞机产业在军民用领域的战略意义,进而推动大中型军民用飞机在航空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我国航空强国建设步伐。此次高峰会也是航空工业策划实施的“改革开放四十年,航空强国新时代”系列活动的首场。
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兰建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航空工业将按照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战略部署,积极贯彻落实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一方面,要继续抓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型号研制生产,2018年,我们要完成好大中型军民用运输机型号的研制生产任务,精心准备AG600大型水陆两用飞机水上首飞,完成“新舟”700飞机的设计发图并开始大部件制造,完成ARJ21批产飞机的生产交付任务,积极配合完成C919试验试飞,积极参与CR929宽体客机研制。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扩大开放、加强与军民用机用户和供应商的合作,进一步发挥大中型军民用飞机产业对我国国防建设和基础科学、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服务贸易等多个产业体系的集成、带动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布局带来的集聚效应,与地方政府和相关方面共同携手,促进国家、地方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规划航空工业布局,西安逐渐聚集了国内航天三分之一以上、航空近四分之一以上的科研生产力量,成为我国航空场所最密集、资源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西安历届政府始终把支持和推进航空工业的发展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全力为国产大飞机的研制和以西飞为代表的航空企业的发展壮大来保驾护航,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紧盯国家定位,抢抓战略机遇,聚力改革创新,全力释放优势,围绕航空城的品牌提升工程,按照国际化、市场化的思路,在不断改善和提升产品配套和服务保障能力的同时,全面加强军企联合、军地协同,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推进军民的深度融合发展。
5月7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航空工业西飞、西安市人民政府、航空工业文化中心联合承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航空强国新时代—2018中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发展高峰会”在西安阎良举行。
航空工业总工程师汪亚卫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