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上下涂一层厚厚的油彩,或三个一组,或五个一群,往那一站就是“雕塑”。在艺术节上,来自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带来的“活体雕塑”,几乎“骗”过了一些观众,伸手一摸才知道不是硬邦邦的雕塑,而是热乎乎的大活人。西安美院学生仪忠骄介绍说,这就是他们的“创意”。
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西安纺织城曾经是西北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连片的厂房、轰鸣的机器声是人们对这里的最深的记忆,而今“创意”却成为这里最鲜明的一个主题词,纺织城艺术区目前已聚集了50多个艺术创造和展示机构。西安市副市长朱智生说,纺织城艺术区正在经历着由“制造”向“创意”的华丽转身,艺术节的举办将有力推动这一转身的速度。
灞桥区区长、西安市纺织城综合发展办公室主任聂仲秋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对区域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加以扶持,把纺织城打造成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刘雨暄是纺织城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昨日,她和家人一起来到位于纺西街上的纺织城文化创意区。两年前,这里还是西北印染厂的厂房,而今已成为西安艺术家聚集的地方。刘雨暄和同学参加了涂鸦创作活动,在一面长达300米的墙上画上自己的梦想。
有普通观众可参与的墙体美术创作及涂鸦
本报讯(记者 张小刚)昨日,“中国西安纺织城艺术节”在灞桥纺织城文化创意区开幕,画展、雕塑展、摄影展等多项艺术活动,让千余西安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活体雕塑“纺织工人”吸引路人 本报记者 陈团结 摄
有凸显纺织城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的图片展
十多项艺术活动看花您的眼
由灞桥区政府、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办公室等共同举办的“中国西安纺织城艺术节”,为像刘雨暄这样的小艺术家们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接触艺术的机会,开幕当日,有千余周边市民参观和体验,许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前往。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