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长期关注户籍制度改革的公益人士韩呈祥注意到,大多数城市在争抢人才的时候,外来普通工作者依然受到户籍政策限制,而难以落户。他们有的举家在一个城市工作10年、20年,摆个夜宵摊、或者长期租住打工在一个城市,却难以在这个城市拥有户口。
32岁的王先生还记得三年前在西安办理落户时的经历。2014年,只有本科学历的王先生因工作变动,举家从外地回到西安工作,考虑到将来小孩教育问题,想把户口从陕西汉中老家迁来西安。
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加入“人才争夺战”时,但很多普通工作者却依然难以在大城市落户。
3月29日,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户政处户籍管理科副科长郑瑞韬告诉澎湃新闻,2017年3月1日,西安市推出户籍新政“三放四降”1.0版,这是西安户籍新政的开始。
一年前,一位从北京返回西安的陕西籍硕士研究生曾发贴文,吐槽自己两年奔波二十余次“落户难”的坎坷经历。
郑瑞韬参与了户籍新政策的调研和制定工作,他们在户籍新政实施之后,通过对实际办理过程调研,以及收集网友在网络上的留言建议,逐步将户籍新政实施中一些不便捷之处进行调整,“2.0版的落户条件更简单,流程更便捷,办理时限更短,基本上能做到当场办结”。
西安不甘人后,也加入了这场人才争夺战,一年多时间就五次放宽落户政策。
在此之前,西安市一直施行的是由西安市发改委2006年制定的“五年社保”落户等户籍迁入政策。“随着社会发展,之前那个政策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了。”郑瑞韬表示。
当时西安市出台了一个新户籍政策,在西安市购房网签时间在2015年7月1日之后的,可以落户,但让王先生失望的是,他的房子是在政策出台之前买的,条件也不符。
从“落户难”到7天办结落户
今年2月1日进一步放宽了落户政策,西安市又推出户籍新政2.0版,将学历落户、人才落户的审批权、制证权下放到第一线,所有个人落户申请均可在户籍窗口进行“一站式”办理,当场办结,并新增随迁政策,可一人落户、直系亲属举家随迁。
为让高学历人才在办理户籍迁入时少跑路,3月5日,西安市又在“西安公安”微信公众号的“掌上户籍室”开通了学历落户绿色通道,需要落户的高学历人才只需要上传教育部学籍网的学历信息截图和身份证照片,就能“零跑路”办理落户。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王鑫海认为,“人口是资源,不是负担”,人口众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创新创业。当前各地在向高等教育人才放开户籍政策同时,也应对普通工作者放松落户政策。
黄文政说,人口是一个城市的活力体现,是最大的财富。长远来看,“抢人”有利于拉动一个城市内需,提升城市活力、建设力和经济实力。而目前抢人的城市大都还是只将目光放在人才上。
澎湃新闻注意到,除了高学历人才,西安、成都等城市还对一些有专业技能、技术人才放开户籍政策。西安在技能人才引进方面,获得省级、地市级和行业技能大奖,或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证书、技能证书的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申请落户。
“城市不仅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拥有特别技能的人,也需要普通的工作者和消费者。”黄文政认为,只放宽人才的落户条件,而依然限制人口的迁入,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选择和福祉,也会提高人才的生活成本,降低他们发挥才能的效率。进一步放宽甚至完全取消落户条件,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可能成为部分城市未来的选项。
除此之外,还需要工作单位在西安,相应的劳动关系也要在西安,需提供自己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十多项书面材料。
黄文政表示,但只放宽人才的落户条件,而依然限制人口的迁入,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选择和福祉,也会提高人才的生活成本,降低他们发挥才能的效率;进一步放宽甚至完全取消落户条件,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可能成为部分城市未来的选项。
不断放宽的户籍政策让西安市正在朝着2020年主城区人口达到1000万的目标迈进。据郑瑞韬透露,截至2017年末,西安市主城区人口700多万,借助户籍新政的实施,“今年有可能往100万人(落户)走,越多越好,没有设目标任务”。
无奈之下,王先生只能先给全家人办理了居住证,暂时搁置了落户想法。
比较下,郑州市对外来务工人员施行了更为宽松的落户政策。
人口学者黄文政告诉澎湃新闻,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80后”、“90后”、“00后”的人口分别是2.19亿、1.88亿、1.47亿,三十年间萎缩了33%,也就是说在未来十年,中国的年轻人口会急剧萎缩。“现在抢人,是很聪明的做法”。
不断放宽的户籍政策让西安市正在朝着2020年主城区人口达到1000万的目标迈进。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户政处户籍管理科副科长郑瑞韬告诉澎湃新闻(),截至2017年末,西安市主城区人口700多万,借助户籍新政的实施,“今年有可能往100万人(落户)走,越多越好,没有设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