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作品描述了四种对等而又不同的空间运动轨迹,
通过带有现代科技的装置艺术手法进行创新演绎。
通过运转、成长、交织最终形成的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关系。
作者:Oliver Tanner(澳大利亚)
如诗所言,与其共生。
2017年全新启程的【敢创。科勒亚太艺术展】以多元文化为主题,讨论影响当下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多元趋势。2017年8月5日至13日,经典厨卫品牌科勒将携手11位来自亚太和中东地区的艺术家们,在芙蓉新天地曲江书城一层中庭与消费者们展开一场名为【艺术之旅. 经典再现】的新奇对话。在为期9天的展期内共将展出11件风格各异的艺术品,通过发人深思的全面视角,诠释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家们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长久以来的角力。
这个雕塑象征地描述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
他运用钢和铜作为材料,探索有机形态的塑造。
多样性是宝贵的财产,每个人都应该为实现共同繁荣而努力。
地点:芙蓉新天地曲江书城一楼中庭
Oliver Tanner是一名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的雕塑家兼设计师。
地址:西安市芙蓉南路1号
该作品源于“至柔至刚”的理念,
此外,他的作品还善于从巧妙的角度,
将城市化进程和土地改革、东方与西方、区域和全球之间关联起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智慧和文化,
主要艺术品简介
与中国古代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相似。
展期:2017年8月5日(周六)~8月13日(周日)(9天)
作品:《上善若水》
作者:大川(中国)
对于艺术,科勒始终满怀敬意,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懈追求,并得到众多艺术家的支持和业界的肯定。这次展览以探索多元文化为主题,年轻的艺术家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内地、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和阿联酋。历史上,这些地区和国家已有不同族群共享一方,如今世界已是一个大的地球村,面临更多的新族群不断汇入,在这过程中,它们面临何种挑战?又能从中获得哪些益处?每位艺术家给出了自己的独特答案,让我们先一睹为快吧。
8月5日的开幕仪式上,新锐艺术家大川先生也将受邀发表一场以“色。混”为主题的演讲,与现场嘉宾、观众一起探讨“色彩及跨界混搭”这个话题,寻找设计美学与艺术的创新力量。
大川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主修雕塑与装置艺术。
作品:《色彩的繁荣》
在这件陶瓷作品中使用了不同颜色塑造了不同的人物。
艺术,一直以来都深深植根于科勒的灵魂深处,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懈追求,并得到众多艺术家的支持和业界的肯定。一路走来,从身处美利坚腹地的科勒总部,到隔海相望的中国大陆,科勒追求艺术、支持艺术的脚步从未停歇。科勒2017年【敢创。科勒亚太艺术展】首次来到西安,希望为这座千年古都再添艺术的斑斓。
他善于模糊现实,作品鲜明地反映了
代表了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和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科勒亚太艺术展—— 西安站
这些人物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整体并呈现出集体的力量。
但传统的文化一旦吸收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智慧就能够形成一种新的文化。
作者:Uji Handoko Eko Saputro(印度尼西亚)
他的创作灵感多源自于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
这一陶瓷作品的灵感源于文化、语言的多样性和实现共同繁荣的信仰。
Uji Handoko Eko Saputro毕业于印度尼西亚日惹艺术学院。
作品:《交织》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