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艺术呈现出有别于其千百年前,甚至十年前的形式。尽管材质、技术和创作题材中的细枝末节发生转变,但促使艺术家对艺术持续创作的原始冲动始终如一。这股无法抑制的念头难以用言语表达,但艺术世界正处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用语言表述艺术精神的“说艺术”的时代。事实上,试图对艺术创作的内在进行清晰地阐述,远不如直接观看和感受一件艺术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创作形式。伟大的艺术从来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对于“说艺术”的现象而言,语言显得过于精准和理性。正因为艺术的暧昧与不明才带来了遐想的空间,让人们在其中捕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感觉。然而,从纯粹的视觉体验或“本质”来谈论艺术,似乎又与当代大相庭径。这种语言可以追溯到一个描述艺术作品具有离奇而趣味的观念(沃特·本雅明):它可能很有灵气,甚至有灵魂;艺术家则类似于先知或幻想家的角色,被归为异于常人的天才,通过他们的手艺传递出自己的直觉和洞察力。随着艺术界趋于成为一条运行顺畅的生产线,古雅艺术虽不无道理,但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潮流却缺乏必要的支持;若古老的艺术形式可能成为常态,那么艺术舆论也就此可能会再次改变。
展览时间:2018-03-10 - 2018-05-27
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中都强调一种自然的,甚至是异端的状态。但根本上是有关人性的理论:避开语言描述去探索和欣赏被唤起的美学传统,以基本的人类经验进行创作。